先秦时代
先秦即秦代以前,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,包括中国原始社会、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。
- 原始社会: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,止于约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建立
- 旧石器时代(170万年前-—1万年前)有巢氏、女娲氏、伏羲氏
- 神农氏新石器时代(1万年前–2000年前)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
内容构成
-
神话
-
《诗经》
-
先秦历史散文(史传散文)
-
诸子散文(说理散文)
-
《楚辞》
神话
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们,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、社会现象,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。 神话的产生:在原始时代,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,他们在自然面前显得十分的无能。因此,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归于神的意志和权力。在他们心目中,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、人格化了。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任务形象,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,在口头流传,这就是神话的起源。上古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。
《诗经》
-
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
-
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。先秦称为《诗》,或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
-
诗经六义:风 雅 颂 赋 比 兴
- 风160篇
- 雅105篇 《大雅》31篇,《小雅》74篇
- 颂共40篇,《周颂》31、《鲁颂》和《商颂》,共40篇
《诗经》的主要内容
祭祀——《周颂》
农事-—《七月》
徭役——《君子于役》、《采薇》
怨讽——《硕鼠》、《伐檀》
爱情——《关雎》、《兼葭》
《诗经》的写作手法: 赋:铺陈直叙-—《七月》 比:形象对比——《硕鼠》 兴:触物生情——《关雎》
先秦历史散文(史传散文)
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,以《尚书》和《春秋》为代表,《尚书》记言,《春秋》记事,文字古朴简洁。
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,代表作是《左传》和《国语》,言事相融,篇幅加长,内容详细,记事曲折,写人生动,富于文采。
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,以《战国策》为代表,它采取国别体,吸取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,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。
《尚书》
即上古之书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,也是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。先秦称《书》,汉始称《尚书》或《书经》。主要记录帝王的言行,成书于春秋中叶。分为: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、《周书》
《春秋》
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,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(前722),下至农公十四年(前481),以鲁国年号纪年,记事也以鲁国为主。全书仅一万八千多字。其目的是“维护周礼”
《左传》
《左传》是《春秋左氏传》的简称。它绝大部分是在《春秋》经文基础上,进一步补叙其历史事件原委的,全书的体例、思想体系也大体与《春秋》一脉相承。汉人认为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。
《左传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。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(前722),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(前468)。它系统而具体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、文化、风俗等重大事件,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。
《左传》主要体现的“民本思想”、揭露批判了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、歌颂了有作为的爱国人物。
《国语》
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,又称《春秋外传》。全书21篇242则,以记言为主,记事为辅,记事上起周穆王征天戎(约前976),下止韩、赵、魏灭智伯(前453),由乡人汇编,成书于战国初年。
《战国策》
是秦汉间人收集战国各国史官和私人所记存的史料编纂成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,西汉末刘向加以整理,编为33卷。 《战国策》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长于说辞。其次,善于运用丰 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。
先秦诸子散文(说理散文)
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,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、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。它的发展,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。
-
第一期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,主要著作先有《论语》,后有《老子》、《墨子》。
-
第二期是战国中期,语录体仍旧通行,但所记的已不限于单人的语录,而普遍采用对话的形式。主要著作有《孟子》、《庄子》等。
-
第三期是战国后期,则完全摆脱了语录体,成为专题论著。主要著作有《荀子》、《韩非子》等。
诸子十家: 道家、儒家、墨家、名家、法家、阴阳家、纵横家、农家、杂家、小说家
《论语》
《论语》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,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。其核心思想是“仁” “孝” “礼”。 孔子,名丘,字仲尼。春秋时鲁国人,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- 孔子的教育思想: 因材施教,有教无类有教无类
- 庄子的教育思想:
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
“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”
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”
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“
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《庄子》
《庄子》共三十三篇,分“内篇”、“外篇”、“杂篇”三个部分,一般认为“内篇”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‘“外篇”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;“杂篇”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,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。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《齐物论》、《逍遥游》、《大宗师》等。《庄子》名篇《逍遥游》
- 渲染意境、极富文采和想象力,旨在说明人应该摆脱一切物质的追求和欲望。
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儿千里也;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”
《韩非子》
《韩非子》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。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,约十余万言,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。韩非子攻击主张“仁爱”的儒家学说,主张法治,提出重赏、重罚、重农、重战四个政策。 《韩非子》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,最著名的有“自相矛盾”“守株待兔”、“讳疾忌医”、“滥竽充数”“老马识途”等等。
楚辞
《楚辞》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,代表人物:屈原,芈姓,屈氏,名平,字原,以字行,楚国丹阳人其代表作是《离骚》(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)《楚辞》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,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,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,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。
《楚辞》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它的出现,打破了《诗经》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。后人也因此将《诗经》与《楚辞》并称为风、骚。风指十五国风,代表《诗经》,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;骚指《离骚》,代表《楚辞》,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。风、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。
在《楚辞》初本的16卷中,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,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。包括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(11篇)、《天问》、《九章》(9篇)、《远游》、《卜居》、《渔父》、《招魂》等。